“上桿決定下桿”,這句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。
如果一個人的上桿存在著嚴重地問題,那么大概率來說,他將很難打出穩定地擊球。
但反過來說,假如能夠做出較為合理地上桿,那么下桿也會容易、輕松很多,也有利于實現揮桿的可重復性。
不過也有例外,例如我們非常熟悉地吉姆·福瑞克,他就能使用在我們看來非常“怪異”的揮桿打出一個又一個低桿。
但要知道,這只是個例,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吉姆·福瑞克的。而且福瑞克的厲害之處就在于,他能夠在下桿瞬間就還原到正確地軌跡上來。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塑造一個合理地上桿才是打好高爾夫的關鍵。
當你向外側上桿的時候,就容易產生由外向內的下桿;當你上桿“雞翅膀”的時候,同樣也會導致下桿軌跡由外向內;當你上桿沒能成為一個整體或者沒能同步的時候,揮桿力量和穩定性就會受到影響;當你上桿重心轉移錯誤的時候,就會引發軌跡、平面、力量等一系列問題。
這就是上桿帶給揮桿的影響。
所以,作為業余球友,別再不把上桿當回事了,應當給予它足夠的重視,而不是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下桿練習。
下桿固然是最重要的部分,但上桿同樣不容忽視。
雖然即使在職業球員中每個人的上桿也都不盡相同,但他們大多數人的上桿基本上都沒有違背以下幾條原則。
而這些,也恰恰是業余的我們所欠缺和應該學習的。
一體化引桿
如果說上桿決定下桿,那么引桿就決定了上桿,這絲毫不夸張。雖然它看似不起眼,但實際上在揮桿中至關重要。
一個合理地引桿應該是具有明顯一體化的,即在上桿最開始的部分讓肩膀、手臂、球桿共同向目標線后方略微偏內側一點運動,并保持三角形不變。
如果沒有做到一體化或者將球桿明顯引向目標線內側或外側,那么上桿的整體性和平面、軌跡就會出問題。
保持軸心和脊柱角度不變
如果一個球員能夠在軸心左右亂晃、身體上下起伏的情況下打出好球,那么他不是天才就是運氣足夠好。
穩定擊球的最好保障就是在揮桿過程中保持軸心(頭部)和脊柱角度(擊球準備時上半身的前傾角度)穩定。
事實也證明,大多數優秀的球手在上桿過程中都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。
關鍵的右膝
要說上桿里面最不能被忽視的一個關鍵點,那一定有“右膝”這個動作。
保持右膝彎曲角度不變的意義,不僅在于形成正確地重心位置,還包括上桿的蓄力以及整體的穩定性。
當你努力做到右膝不變的時候,一定會發現揮桿不但更具力量還變得穩定了許多。
形成扭力
讓上桿形成扭力同樣是一個合理上桿的重要特征,因為它是揮桿力量的主要來源之一。
而形成扭力的關鍵是,在上桿過程中讓下半身盡量抑制上半身的轉動,讓它們之間形成對抗,這就是上桿的扭力。
當然,并不是說下半身不作任何轉動,而是需要找到一個平衡,即不影響上桿的幅度,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得扭力。
通常來說,我們會在肩膀轉動90度的情況下,讓髖關節的轉動不超過45度,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平衡狀態。
以上這些就是上桿過程中需要做到的幾個關鍵點,不論你的上桿動作如何,都應建立在不違背以上幾條原則的基礎上。